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405章 白如雪,軟如綿,上品好鹽

關燈
第405章 白如雪,軟如綿,上品好鹽

自古以來,華夏就有著漫長的海岸線。

諸葛亮和賈詡不僅劃分出了食鹽的十大銷售區域,還劃分出了相應的十大鹽區。

並且采取就近原則,盡量讓鹽區靠近銷售區域。

比如,銷售區域在南方、西方的,鹽區便劃在江蘇長江以北的黃海沿岸,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兩淮鹽場,又叫蘇北鹽場。

因位於淮河故道入海口的南北而得名。

淮河以北的叫淮北鹽場,淮河以南的叫淮南鹽場,相較而言,淮南鹽場歷史更為悠久,西漢時的吳王劉濞,就因封地在廣陵而煮海為鹽,成為天下巨富。

這也是兩淮鹽業在歷史上的最早記載。

在這個時期,淮北鹽場只是初具雛形,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。

銷售區域在北方、東方的,鹽區劃分在渤海沿岸的長蘆鹽場,或者遼東灣鹽場、萊州灣鹽場。

也都是以前鹽商們煮海的地兒,並不陌生。

各家分到哪一片鹽場,在給他們的“制鹽新法”小冊子裏都有標註,絕不會弄錯。

縱然如此,也有些小糾紛,但都不是什麽大問題,不用官府出面,他們自己私下裏就解決了。

能參與競價奪得鹽牌的,也都不是無財無勢的貧門小戶,通常有著雄厚的家族勢力。

這也意味著,很多麻煩他們能自己處理。

另一方面,不到萬不得已,鹽商們並不願意經過官府的手平息爭端,怕被薅羊毛。

這也省了鹽務司好多事兒。

歷史上的諸葛亮,有“事必躬親”這個特點,此時也一樣,不想坐在長安聽匯報,參加完白玉京選址會議,就收拾行李,直奔淮揚。

賈詡嘆息,“年輕真好。”

想去哪兒就去哪兒,不像自己,想回趟老家神悅都不允許。

禰衡預感到有熱鬧可看,也跟諸葛亮一起去。

他這一走,長安諸多名流彈冠相慶,默默祝願他紮根淮揚,永遠不要回來。

如果不是大將軍府護著,這賤嘴賤舌的豎子早被大家打扁了。

——

千百年前的陽光和大海,跟千百年後的也沒有什麽不同。

遠方,蔚藍的海面與天空連成一片,海天一色,美不勝收。

近處,海浪輕輕拍打著岸邊,發出清脆的聲響。

而離海岸稍遠一些的海灘上,已經建成一片片大小相近的鹽田,嚴格按照小冊子上的步驟操作,分出了蒸發池和結晶池。

蒸發池的底部,都經過了堆築夯實,還鋪了一層幹茅草。

結晶池的底部,則是鋪了石塊,並用石碾滾壓平整。

今日是首次引海水入池,林榮和俞承都早早來到海邊,準備親自盯著這一工序。

林榮手搭涼棚,笑道,“天氣真好,看樣子會連著晴好幾日。”

讀完海水曬鹽那本小冊子,再聽完諸葛亮的講解,他就知道這制鹽秘法看天吃飯。

如果天陰下雨,那就是顆粒無收。

好在林、俞兩家都有會看天氣的老仆,一合計,選了今日。

俞承也道,“是啊,近期不會落雨。”

他與林榮合力競得的翼宿區域,位於東南,鹽區則是分到了淮南鹽場,恰巧就是他們原先煮海的地方。

因而地熟人熟,很快就建好了鹽田。

一名管事走過來問,“兩位郎君,大夥兒已準備妥當,要開溝渠了麽?”

俞承:“再等會兒。”

話音剛落,就看到一行熟悉的身影走向鹽田。

忙跟林榮迎上去,笑道,“諸葛校尉,禰先生,你們來了!”

禰衡一臉淡漠地點點頭,林榮、俞承也不介意。

此人是什麽性子,他們聽說過,也親身體驗過,懶得計較。

諸葛亮微笑,“希望來得不算太晚!”

他一到淮揚,就找到林、俞兩家的鹽場,做實地調研。

鹽田建設中,也給出了一些意見。

選擇這兩家,是因為對林榮、俞承印象比較好,覺得他們思路通透,為人務實。

俞承和林榮齊聲笑道,“不晚,不晚!”

他們等的就是諸葛亮,見他到來,便下令開挖。

管事小跑著去傳令。

便有鹽工扛著鋤頭、木鏟,沿著鹽田至海邊的溝渠,依次打開一個個土壩。

這些溝渠、土壩,還是諸葛亮教他們構築的。

他以前也沒接觸過這種事情,但眼睛一看,心裏自然而然知道該怎麽做。

最後一個土壩被打開,海水便順著溝渠,流到蒸發池裏。

約莫一個時辰,所有蒸發池蓄滿海水,鹽工們又將土壩堵上。

林榮籲了口氣,擦擦頭上的汗,對諸葛亮道,“天氣太熱,校尉先回罷,我們在這兒看著就行。”

諸葛亮也擡手擦汗,“無妨,我也沒別的事兒。”

看一眼禰衡,笑道,“正平兄,你若累了,就先回住所。”

禰衡一張臉曬得通紅,倔強地搖頭,“不累,不回。”

他也想看看,這鹽是怎麽曬出來的。

俞承看著波光粼粼的鹽田,神情有些恍惚,“五、六天就能出鹽?”

他不是懷疑宸王的制鹽新法,若有一絲懷疑,都不會花高價購買。

是這件事情本身,太過匪夷所思,超過了他的認知。

諸葛亮:“阿姐說過,如果陽光很烈,兩、三天就能出。”

俞承:“......出多少?”

諸葛亮坦率地道,“我也不知,沒見過。”

但出鹽是必然的。

他相信阿姐。

說話間,又有一群人走來,是附近鹽區的鹽商。

都是知道林、俞兩家今日海水入池,特意過來觀看的。

說是“附近”,其實也不是很近,但為了偷學點經驗,他們願意費這個力。

一群人在海灘上待到天黑,沒看出鹽田裏的海水有什麽變化。

倒也不慌,都知道沒那麽快。

第二天,海水少了些。

第三天,諸葛亮感覺海水似乎變得有些濃稠,從鹽田旁邊的灌木叢裏,折了一小段枝條丟到池中,沒有漂浮起來,便知道還不行,得繼續曬。

第四天上午,諸葛亮又折了一段枝條丟進去,浮上來了。

忙叫鹽工打開池底的土壩,讓鹵水流入結晶池。

林榮也學著他的樣兒,丟了枝條進去,好奇地道,“諸葛校尉,為何丟段黃魚茨進去,就知道能不能進行下一步?”

小冊子上寫了這麽做,卻沒寫緣由。

這種名叫黃魚茨的灌木,只在鹽場有,別的地方他都沒見過。

諸葛亮沈吟道,“因為它能檢測出鹵水中的含鹽量,含鹽量高,黃魚茨就能浮起來,含鹽量低,就得再曬。”

林榮、俞承等人聽得似懂非懂。

其實諸葛亮也一樣。

告訴他這個原理的張禎也一樣。

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

過了幾個時辰,所有人都看見,鹵水漸漸結晶凝固,為讓其更均勻,諸葛亮又讓鹽工以木耙梳理幾次。

然後,便是一池雪白。

眾人臉上的表情,就如同後世看到了大變活人。

喜悅、震驚、不敢置信。

“......這就成了?”

有人喃喃道。

這才四日啊!

周圍一大片鹽田裏,全是白花花的鹽,怕有幾千斤!

如果是煮鹽法,得耗費多少柴火、人力、物力,也不可能這麽快!

可這曬鹽法,只需陽光、海風,還十分快速!

只要看好了天氣,那就無窮無盡了!

林榮放聲大笑,微鹹的海風都讓他感覺到了甜。

俞承彎腰,捏起一小撮放到嘴裏,品酒似的細細嘗了嘗,陶醉地道,“鮮,鹹,好!”

比煮出來的鹽更有味道!

沒人笑他,因為大家都在爭先恐後地品嘗。

諸葛亮也嘗了點,嘆道,“白如雪,軟如綿,上品好鹽!”

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。

鹽務新政,成了!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